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华山论“电”— 第四届电气工程 学科前沿高端论坛

2022年10月21日 16:29  点击:

秦岭北麓,为国铸剑,华山之南,坐而论“电”。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能源战略转型步伐愈发坚定,电气化已成为能源转型战场的鲜明特色和重要支撑。为进一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汇聚电气学科优秀青年学者在前沿研究领域深入交流探讨,同时为电工领域学者同行、学生及从业者提供一次良好的学习交流机会,兹定于2022年10月22日在陕西西安9159金沙申请大厅举办华山论“电”—— 第四届电气工程学科前沿高端论坛。

9159金沙申请大厅诚邀您参加本次论坛,聚焦前沿学术热点,追踪科学发展动态,共同研讨电气与能源领域发展方向。本次论坛由9159金沙申请大厅学科建设办公室主办,由9159金沙申请大厅电气工程系、飞机电推进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航空电气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承办,并负责具体实施。中国航空学会航空机电、环境与人体工程分会协办。现将有关事宜正式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

2022年10月22日8:30-17:00

二、会议议程

时间

安排

主持

1022日上午

8:30-9:00

领导致辞:9159金沙申请大厅领导致辞

李伟林,教授

嘉宾致辞:飞机电推进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晓斌教授为论坛致辞

院系介绍:电气工程系主任李兵强教授介绍电气工程系学科概况

9:00-9:30

报告人:杨永恒研究员,浙江大学

报告题目:电力电子在大规模新能源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刘文杰,副教授

9:30-10:00

报告人:甘醇教授,华中科技大学

报告题目:新型无稀土磁阻电机驱动与控制系统

10:00-10:30

报告人:吴翔宇副教授,北京交通大学

报告题目:微网群运行控制和宽频振荡研究与展望

10:30-11:00

报告人:刘承锡教授武汉大学

报告题目:新型电力系统宽频振荡等值弹性动力学建模理论与抑制方法研究

明,副教授

11:00-11:30

报告人:方斯顿教授,重庆大学

报告题目:海洋能源交通系统融合建模与优化

11:30-12:00

报告人:张海涛助理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交直流混合导纳的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谐振稳定性分析

1022日下午

13:30-14:00

报告人:吴红飞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报告题目:电力电子集成——元件、网络和系统

周中正,副教授

14:00-14:30

报告人:辛振教授,河北工业大学

报告题目:电力电子系统电磁状态感知与集成

14:30-15:00

报告人:王顺亮副教授,四川大学

报告题目:直流断路器与限流器拓扑结构研究

15:00-15:30

报告人:张博健高工,航空工业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报告题目:飞机电气系统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分析

15:30-16:00

报告人:王宇教授,重庆大学

报告题目:微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的分布式协同控制

扬,副教授

16:00-16:30

报告人:邢兰涛教授,山东大学

报告题目:Event-triggered Control with Its Application in Power Systems

16:30-17:00

报告人:韩春阳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报告题目:具有温度自补偿功能的宽频带光纤电场传感器


三、会议形式

本届论坛将以线下线上相结合方式召开,线下会场设在9159金沙申请大厅311会议室,线上#腾讯会议ID:276-446-515。论坛欢迎领域内同行以线上形式参会交流,参会不收取任何费用。

会议联系人:周中正,9159金沙申请大厅电气工程系

电话:18678793941

邮箱:threezh@nwpu.edu.cn


 


附录:报告简介

报告一:电力电子在大规模新能源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内容简介:

作为新能源并网发电的关键,电力电子在新能源发电、变换、输电和用电多个层面实现能源的灵活可控调节。然而,相较于传统同步发电机系统,电力电子装置是静止变换设备,通过非线性功率器件实现。在新能源发电系统,大规模地使用电力电子也给传统电力系统的运行带来了新挑战,如系统的惯量下降、应对频率事件能力减弱。针对此,开展了大量的先进控制技术研究,以实现基于电力电子装备的规模化新能源发电。在本报告中,将讨论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基本架构和控制技术,重点关注大规模风电、光伏和储能系统。

专家简介:

415ED

杨永恒,浙江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丹麦奥尔堡大学。2014-2020年,先后在丹麦奥尔堡大学担任博士后、助理教授和长聘副教授(自2018年1月)。2020年12月全职到浙江大学工作。

杨博士的研究工作集中于电力电子控制、新能源光伏发电及并网技术、电力电子系统可靠性。曾两次获得IEEE Best Paper Awards,2018年荣获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最佳论文奖,并被评为2018年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的最佳审稿人。2021年,荣获IEEE电力电子学会Richard M. Bass杰出青年电力电子工程师奖;2022年,荣获IEEJ The Isao Takahashi电力电子奖。2022年,上榜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曾任IEEE丹麦分部主席(2019-2020),现为中国电源学会理事、IEEE电力电子学会可持续能源技术委员会秘书。



报告新型无稀土磁阻电机驱动与控制系统

内容简介:

稀土是不可再生能源,稀土资源的开采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而我国又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开采国与出口国。因此,无稀土磁阻电机的研发对促进我国稀土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报告将针对目前开关磁阻电机系统存在的技术问题,从新型磁阻电机的本体、驱动及控制方面,阐述申请人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

专家简介:

595CA

甘醇,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博士毕业后在美国田纳西大学、美国工程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工作,2018年加入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任职。研究方向为电机系统的设计、新型电机控制、电机系统故障容错等,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重要应用场合。主持国家/省部级纵向项目14项,包括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等,以及多个研究所与企业合作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以一作、通讯发表IEEE Transactions论文60余篇,其中一作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获欧盟玛丽居里计划杰出项目奖、IEEE亮点论文奖、IEEE国际会议最优论文奖等。为IEEE Senior Member、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世界交通运输大会轨道交通学部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磁场调制电机专业委员会委员、《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船电技术》青年编委,以及近二十次国内外电机系统领域权威学术会议分会场主席。



报告微网群运行控制和宽频振荡研究与展望

内容简介:

微电网技术是解决分布式能源和电力电子设备规模化接入配电网问题的有效手段,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报告将介绍研究团队在微网群运行控制和宽频振荡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报告首先梳理总结微电网发展的4个阶段,介绍微电网的运行控制问题及宽频振荡问题;其次,介绍研究团队在单一交流微电网和交流微网群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分布式控制、时滞控制、抵御网络攻击的韧性控制、系统小信号动态建模、振荡分析、振荡抑制控制等等;最后,对柔性互联交直流微网群运行控制和宽频振荡研究进行展望。

专家简介:

37A3DF

吴翔宇,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电网与交直流配电系统运行控制、新能源电力系统稳定分析与控制。近年来,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子任务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各1项)、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项目1项,以第一/通信作者发表SCI/EI期刊论文17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获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IEEE CIEEC最佳论文奖2项。



报告新型电力系统宽频振荡等值弹性动力学建模理论与抑制方法研究

内容简介:

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征,其源-网-荷-储侧多样化电力电子设备及其控制策略正显著改变传统同步机组主导的系统动态行为,带来新的安全稳定问题。形成机-电-磁-控多时间尺度的动态相互作用,可能导致非工频能量在“源-网-荷-储”间往复交换乃至持续放大,引发称为“宽频振荡”的系统失稳现象。本次报告将从弹性动力学的视角研究宽频振荡的机理剖析、振荡建模、量化分析、振荡抑制四个方面介绍团队近期的研究成果。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宽频振荡的等值弹性动力学建模方法,弹性能量交互与耗散机理,阻尼细粒度量化评估方法,动态能量追踪抑制方法。

专家简介:


68320

刘承锡,男,1985年出生,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导。IEEE高级会员、中国电机工程协会高级会员、国际大电网协会cigré会员。于2005年和2007年在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获得工学学士和工学硕士学位;于2013年在丹麦奥尔堡大学能源系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4年到2016年在丹麦国家电网公司(Energinet.dk)系统分析与国际事务部和网络规划部动态组担任系统分析师,从事丹麦和欧洲电网的建模、系统分析和规划工作。2016年到2018年在美国田纳西大学超广域弹性电力能量传输网络工程研究中心(CURENT)任高级博士后研究员。2018年到2019年在丹麦奥尔堡大学能源技术系任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之后加入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长期从事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分析、运行控制、仿真算法方面的研究工作。具体研究领域包括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新能源与储能并网控制、综合能源优化与控制、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等。提出基于解析延拓架构的复杂电网的解析化潮流计算与脆弱性评估算法。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申请/授权中国和美国专利10余项。Google Scholar引用1999次,h-index 26。



报告海洋能源交通系统融合建模与优化

内容简介:

地球上70%的面积是海洋,人类对海洋的利用更是与文明相伴而生。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船舶与港口的互动承担了80%以上的物流需求,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部门。但与此同时,航运业长期依赖重质柴油的运行模式业已为环境带来的沉重负担,在国家双碳目标下其发展已难以为继,船舶的电气化和零碳燃料的发展已成为未来趋势,将驱动海洋能源交通的深度融合。本报告重点介绍其融合建模与优化的当前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路径。

专家简介:


1F03B

方斯顿,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1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论文提名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17-2021年先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加入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现担任IEEE IAS能源系统委员会“微电网与虚拟电厂”分委会秘书,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期刊Associate Editor,Energy Systems期刊Editorial Board Member。2020-2022年曾担任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on Electrical Energy Systems期刊Editorial Board Member。先后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Energy, eTransportation, energies等期刊客座编辑。202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Shanghai, China出版主席,2022 IEEE IAS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Power System Conference Asia, Shanghai, China出版主席。

主要从事综合能源、能源-交通融合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海洋交通系统中的应用,包括多能源船舶能量管理,船舶储能系统健康管理和港口综合能源系统。在相关领域发表论文30余篇,第一作者于Springer Nature出版英文专著1部,获2022年Springer Nature“中国新发展奖”(能源领域唯一获奖者)。



报告基于交直流混合导纳的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谐振稳定性分析

内容简介:

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加速形成有力的改变了电网的动态特性,电力系统的电力电子化特征日益明显。针对广泛出现的宽频振荡问题,本报告构建适用于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谐振稳定性分析模型与方法。首先,针对连接换流器(Interlinking Converter)同时存在交流端口和直流端口的特点,建立不同控制策略下的交直流混合导纳模型,研究各成分之间的耦合特性与调控特性;其次,结合交直流混合导纳模型与传统交流(直流)导纳模型,建立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谐振稳定性评估算法;最后,针对不稳定系统,提出能够准确识别引发系统振荡的不同原因(包括直流侧、交流侧与交直流两侧的相互作用)的方法。针对不同原因引发的系统振荡,给出独立解耦的系统镇定策略。

专家简介:


18C18A

张海涛,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工程系助理教授,IEEEMember, 2014年和2021年分别毕业于浙江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2018年-2019年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MaryamSaeedifard教授课题组接受联合博士培养。主要从事分频输电系统、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运行、控制与稳定性分析,新能源并网接入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纵向项目,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电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大型交直流混联电网运行控制与保护”及“柔性低频输电关键技术”等,担任《IEEE Trans. on PowerSystems》、《IEEE Trans. on Power Electronics》、《IEEE Tra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 Trans. on Smart Grid》、《CSEEJournal of Power Energy Systems》等国内外期刊审稿人。



报告电力电子集成——元件、网络和系统

内容简介:

电力电子装备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更小、更轻、更高效、功能更加多样化是电力电子装备不断追求的目标,电力电子集成技术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报告将探讨电力电子集成的实现思路和方法,以功率元件、高频开关网络和多变换器组合系统的集成为例,分析集成技术对电力电子装备效率、功率密度和系统综合性能的提升作用。

专家简介:

3BA54C

吴红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高频电力变换、电力电子系统集成、航空航天电源系统等。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中达青年学者”、中国电源学会“优秀青年奖”等。中国电源学会照明电源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交通电气化专委会、电磁兼容专委会以及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担任IEEE JESTPE、Journal of Power Electronics、《电源学报》等多个期刊编委、副主编或客座副主编。



报告电力电子系统电磁状态感知与集成

内容简介:

电力电子装置作为源-网-荷-储的功率接口,是提升能源转换效率的关键,其性能优劣将直接影响我国能源低碳化进程。第三代功率半导体器件作为新一代电力电子装置的核心,其自身以及装置整体的可靠性仍然倍受争议,严重制约其普及应用。电力电子器件的状态感知是实现新一代电力电子装置健康状态监测和故障保护的关键,对保障电力电子系统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当前,第三代功率半导体器件的高开关速度使得开关瞬态的电压电流变化率更大,由此引发的EMI问题使得功率器件的电磁状态感知极具挑战。现有电磁状态感知技术在带宽、抗扰性、侵入性和集成度等方面难以匹配新一代电力电子装置的性能需求,难以实现复杂工况下全频域电磁状态信息的精确感知。本报告将针对电力电子电磁状态感知技术所面临的技术挑战和研究进展作简要介绍。

专家简介:

B2A3B

辛振,河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丹麦奥尔堡大学,主要从事电力电子状态感知与可靠性方向的研究。现任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助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IEEE PES动力电池技术分委会常务理事,天津市电机工程学会理事,天津市电源学会理事,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青工委委员,中国电源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源学会会员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青年拔尖人才”等项目资助,获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获评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天津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报告直流断路器与限流器拓扑结构研究

内容简介:

除了柔性直流输电以外,在中低压场景也有很多柔性直流的应用场景。这些场景下的直流侧故障都会引起电流的急剧增加,没有过零点的直流故障电流给隔离故障带来了挑战。设计专门的直流断路器能够快速隔离故障,但是成本很高,直流限流器能够降低故障电流峰值减小对断路器的容量要求。本报告针对直流断路器和限流器的应用需求和性能要求,介绍典型的拓扑结构和改进方案,以及在多端系统的低成本使用方法。也介绍了几种典型的直流限流器拓扑方案,引出了直流断路器与限流器组合在一起的具备限流功能的直流断路器方案。最后对该方向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专家简介:

C05B

王顺亮,四川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奥尔堡大学访问学者。长期从事直流输电与电力电子领域的教学科研,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1项结题优秀),承担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任务,主持2项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SCI/EI期刊论文40余篇、2篇作为通信作者的论文在国际会议上获得Best Paper Award。担任中国电源学会青工委委员、IEEE PES直流电力系统技术委员会常务理事等。获直流电力优秀青年人物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四川大学好未来优秀学者奖,入选四川大学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学术带头人培育项目。



报告飞机电气系统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分析

内容简介:

概述飞机电气系统的概念及发展历程,分析多电/全电飞机电气系统的发展趋势,并就供电系统设计、集成验证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阐述。

专家简介:

2E6CB4

张博健,博士,高级工程师。201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主要从事高压真空断路器快速开断技术研究,牵头完成世界首套363kV/63kA多断口快速真空断路器的研制,发表SCI、EI论文4篇,申请发明专利6项。

2019至今,就职于航空工业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现任研发中心副所长,主要从事航空供电系统设计、供电系统集成验证、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推广方面研究工作。



报告十一微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的分布式协同控制

内容简介:

微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基本单元。作为一个信息物理系统,微网由分布式发电、储能系统、负荷等各种分布式能源(DER)组成,其中可控DER通过电力与通信网络相互耦合。在物理层,高比例DER的接入对微电网的稳定与高效运行产生了挑战。在网络层,采用分布式算法的网络化控制在增强系统灵活性和可拓展性方面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次报告将首先介绍研究背景和相关科研项目,然后介绍微电网信息物理系统分布式协同控制的问题和挑战。之后将详细介绍我们在微电网和多微网的分布式协同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改进通信效率、缓解延迟、提高系统韧性的控制算法设与其硬件在环测试。最后将总结本次报告和简述未来研究方向。

专家简介:


DE44

王宇,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玛丽·居里研究员,南洋理工大学罗尔斯·罗伊斯合作实验室研究科学家。2017年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2021年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至今在国际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章节2章,其中3篇入选“Web-of-Science”高被引论文。主持参与多项新加坡英国政府微电网、电力系统、电网储能科研项目,担任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等国际期刊编委,IEEE PES能源互联网协调委员会工作组秘书,中国自动化学会新能源与储能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电网控制与稳定性,电力系统优化运行,信息物理系统等。




报告十二Event-triggered Control with Its Application in Power Systems

内容简介:

Event-triggered control has been proved to be an effective way of reducing communication burden in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open problems related to it in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This talk will briefly introduce the main results the speaker has obtained in recent years. Particularly, event-triggered control theory development for uncertain nonlinear systems will be discussed first; Then, the application of event-triggered control in power systems, such as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s and DC microgird, will be introduced.

专家简介:


216A6

邢兰涛,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获得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其后先于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进而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担任校长博士后研究员(2019年度全球超过800个申请人中的12个获得者之一)。长期从事信息物理系统控制理论及其在电网中的应用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IEEE汇刊和Automatica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7篇,包含高被引论文3篇,并出版英文专著1部;一篇会议论文获得ICIEA 2021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



报告十三具有温度自补偿功能的宽频带光纤电场传感器

内容简介:

光纤电场传感器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响应速度快,在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和绝缘状况的监测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现有的光纤电场传感器由多个不同功能的分立光学器件组合而成,光路耦合对准困难、光功率损耗大、灵敏度低。此外,温度交叉敏感问题进一步限制了传感器的实际工程应用。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难题,提出一种以特种功能光纤取代分立光学器件,进而形成全光纤电场传感器的技术思路。传感器中的起偏器、检偏器、波片等功能器件均在光纤上实现,避免了分立元件之间对准、耦合等带来的传感器结构不稳定、性能低等问题。此外,通过双晶体正交级联光路结构的设计,赋予传感器温度自补偿功能,实现对温度交叉敏感的有效抑制。传感器可同时对50 Hz低频电场和纳秒级脉冲电场进行有效捕获,环境温度变化给测量结果带来的误差仅为0.1%/℃。传感器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测量频带宽,在电力设备快速暂态过电压的测量方面有着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专家简介:



韩春阳,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全光纤温度、振动、声波(含超声)、压力、应变、电磁场、光谱分析等多种新型传感技术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等资助)、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以第一作者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Applied Physics Letters、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等最具学术影响力国际期刊上发表二十余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上一条:9159金沙申请大厅第四届“AI+遥感”学科论坛通知 下一条:9159金沙申请大厅“控制自动化与应用”论坛通知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20 9159金沙申请大厅 - 金沙集团网